逝去是人們的基本需求,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,殯葬服務體現了社會文明和進步。殯葬領域的主要矛盾是供給嚴重不足與實際需求持續增長的矛盾,導致墓地價格上漲。在經營性墓地難以滿足需求、新型葬禮尚未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前提下,發展公益性殯葬設施是緩解殯葬需求的一種方案,但在具體操作中存在諸多困難。
在城市化農村,殯葬設施供需緊張的地方,如果從政策上合法,對于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來說是非常困難的。一方面,傳統殯葬方式留下的墓穴和墓地需要改造;另一方面,公益殯葬設施的建設得不到政策支持,很難納入城市總體規劃。存量墓區的前身基本是荒山瘠嶺,但城鎮化后涉及改造就牽扯到土地性質的變更、林地的征用等問題。城市化傳統墓地改造成合法公益性墓地,土地性質的變更和規劃至少需要國務院級別的兩次審批,涉及具體的民政業務,各職能部門很難從本部門的業務角度理解和申報。
要解決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問題,首先要尊重歷史,升級現有墓區。建議制定幾種改造方案,引導傳統墓地進行園林改造。二是因地制宜,因勢利導,充分利用廢石坑、廢防空洞等現成資源,建設地宮式公益性殯葬設施。有利于環境的補償性保護和拓展城市發展的空間。三是建設公益懷念堂,解決流動人口和分散墳墓的問題。城市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,各級政府要做好科學計算,將殯葬問題納入總體發展規劃。第四,已建成大型公益性殯葬設施的合法化。對于尚未取得合法資格的殯葬設施,不能一棍子打死,要進行篩選,引導公益管理、改造,納入殯葬事業發展總體規劃。
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也是一項系統工程,不僅要充分調動各種資源,保障人們的埋葬需求,還要有效打擊非法建設殯葬設施甚至從中獲利。明確界定合法范圍,由誰管理,處罰細則等。